19. 第十九章

《我为夫子解马甲》全本免费阅读

大雪过后,林里的路实在算不上好走,姜行云在前,靳苇在后,遇到横出的枝桠,姜行云贴心地为靳苇拨开,却不防自己脚下一滑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
靳苇知道姜行云素来好面子,此时自己无论如何应该保持严肃,但是低头看到姜行云刚好坐在一个坑里,忍不住“扑哧”一下笑出声来。

姜行云也不恼,自如地伸出右手,理所当然地说:“夫子拉我起来。”

靳苇毫不设防,立刻把手递过去,握住姜行云的手,正准备用力。不料姜行云突然发力,猛地一拽,靳苇毫无准备,整个人跌坐在旁边的雪地里。

姜行云抽出护着靳苇的胳膊,站起来拍拍身上的雪,对靳苇说:“夫子快起来,雪地上凉。”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。

靳苇不禁在心里嘀咕,年纪不大,报复心还挺强。

这样想着,靳苇撑在地上的左手,悄悄团了一把雪,趁姜行云不备,径直朝他身上砸去。

靳苇这点小动作,哪里骗得了姜行云的眼睛,他从小跟着宫里的侍卫习武,不说徒手接暗器这样的功夫,接住靳苇扔过来的雪球,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
不过,他心里清楚的很,手上的功夫可不是用来干这个的,所以他没有躲,任雪球落在自己衣摆上,留下一个小小的印记。

看着靳苇露出得逞的笑,姜行云也笑了,砸就砸呗,反正她那点力气,也伤不着自己,想怎么砸怎么砸。

玩闹了一会儿后,二人继续往前走,一直到一处隐蔽的山谷,姜行云才停下来。

“到了。”

靳苇站在姜行云旁边,看见他在山壁上四处摸索,毫无章法地点了几处,一扇石门陡然打开。

靳苇一脸惊讶,这石门完美契合在整面石壁中,若不是姜行云在,任她在这里站多久,都看不出还有一个门。

“跟紧我。”姜行云隔着衣袖,攥紧靳苇的手,拉着人进了石洞。

一进去,一股热浪扑面而来,与此同时,里面传来一阵又一阵铛铛的金属撞击声。

继续走了几步,视线豁然开朗,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,里面约有上百号人,还有高大的炼铁炉。怪不得这么热。

再细细看,随地摆放着矿、铜铁,打铁的男人□□着上身,一锤一锤砸在手中的兵器上……

是的,他们手中是各式各样的兵器,靳苇震惊地望着姜行云。

察觉到靳苇的目光,姜行云解释道:“这个地方,是上百年前姜家的先祖开辟的,□□皇帝就是从这里起家,统一了天下。”

果然,靳苇心中暗想,有些事情是不会记入史册的,比如这个地方的存在。

“建立大周后,局势渐渐稳定下来”,姜行云接着说:“所以□□便封了这个地方。”

“那是谁又重启了?”靳苇接着姜行云的话问道。

“我。”姜行云的话中,有些无奈。

靳苇的脸上写满了惊讶。

“本来我是不知道这个地方的,直到严家来京,我才从严文琦的口中得知。”

靳苇一脸茫然,姜行云都不知道地方,严文琦怎么会知道?

“这个地方,只有大周的历任皇帝,和严家的历任家主知道。”姜行云解释道。

靳苇这才明白,姜行云不知道,是因为他从来没被当作皇帝培养,根本没有机会知道,而严文琦,毫无疑问,是严家的下一任家主。

所以姜行云信任严文琦,不仅因为严文琦是他少时的玩伴,更因为他是严家人。而严家,到底与姜家有怎么的瓜葛,她一个外人,自然无从知晓。当然,这也不是她应该打听的事。

靳苇随即想到了自己,这个地方历来只有大周皇帝和严家家主知道,那么也就是说,这是个她本不该知道的秘密。

“陛下不该带我来。”她冷静下来说道。

姜行云吃惊地望着她,似乎完全没有想到她会说这样的话。但是很快,他脸上的惊讶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坦诚:“我没有什么秘密是你不能知道的。”

这句话像一根针狠狠地刺在靳苇的心上,她想起她那些见不得人的秘密,有朝一日她能够毫无保留地告诉一个人吗?

怕是不能。

由于靳鸿驾鹤西去,靳苇仍在孝期,再加上杜徳佑远走西北,杜家无人作主,靳苇和杜千荧的婚事便耽搁了下来。

某种程度上来讲,靳苇求之不得,一是每每跟杜千荧在一起,她总是忐忑不安,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,让她看出什么破绽。

再有就是欺骗杜千荧的感情,她心中总有种罪恶感。

可是,即使这样,杜千荧再找她时,她还是去了。

她心中还是惦记着,杜千菁所讲的那个包裹。

那个姜行尧用命换来的,贺州的真相。

她曾趁着在杜府的机会,借着杜千荧的便利,偷偷潜入杜徳佑的书房,但是一番搜寻过后,并没有什么结果。

那个包裹里的东西虽然重要,但是杜徳佑去西北,肯定不会带。杜府这么大,杜徳佑会藏在什么地方呢?

去的杜府次数多了,靳苇便排除了杜徳佑的书房,以杜徳佑多疑的心思,如果真有什么东西,他不会人走了,书房都不上锁。

靳苇渐渐有些佩服杜千荧了,不知是杜家嫡女的身份给她的底气,还是她本身就是赤诚单纯,她真的死死抓住靳苇不松手。

跟她在一起时,靳苇大多数时刻的面无表情,和偶尔露出的不耐烦,她不会感觉不到,但是她不仅视若无睹,而且还始终一脸热情。

这几天心血来潮,又要带靳苇去见她的祖母,杜老夫人。

杜老夫人年轻时也是大周的风云人物,跟着自己的丈夫,也就是杜千荧的祖父杜源在西北抗敌,立下赫赫战功。

后来,杜源在一场战争中不小心中了埋伏,死的时候不过三十出头,杜老夫人一直觉得是杜家的杀孽太重,于是便开始吃斋念佛,待子女稍大些,索性长住在城北的崇福寺清修。

开始的时候,每年腊月还下山回杜府和家人过年,后来便是连崇福寺的门也不出了。杜家的人逢年过节都要上崇福寺探望老夫人,备上些用得着的东西,捐些香火钱。

不过若是待的太久,杜老夫人便会生厌,连自己的亲儿子杜徳佑去了,也是一样的。

唯独待杜千荧不一般。

是以杜府中,去崇福寺最勤的,还是杜千荧。

这日,靳苇休沐,架不住杜千荧死缠烂打,最终和她一起,去了崇福寺。

马车停在了山下,靳苇和杜千荧顺着山路,一路走了上去。

其实在靳苇看来,崇福寺并不是个清修的好地方,香火太盛,喧嚣吵闹,是非想必也少不了。

若换作她,怕是更愿意在深山之中,找一个幽静的所在,远离世事纷扰,参禅悟道。

杜千荧显然是崇福寺的熟客,寺门口的小沙弥见了她,不认生,也不像往常一样面无表情,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