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33 因为你们短啊!(求一波读者老爷的数据支持!)

“这……就一句玩笑话,高熙这孩子不会这么死心眼当真吧?”

过了半天,朱棣才结结巴巴地说道。

按照朱棣对自己的了解,自己心情激荡之下,八成是什么话都会脱口而出。

那句话应该就是自己说的。

可是朱高熙就这么傻了吧唧地信了?

不可能吧!

那脑子要多轴啊!

“父父子子几十年,高熙会不知道他爹是个大嘴巴?”

“是啊,高熙这孩子不会这么实诚吧?”

朱元璋和朱标也觉得有点匪夷所思。

人言善变!

哪怕是老百姓嘴里口含天宪的天子,也有可能翻脸不认账。

更何况老四/四弟是在逃出生天,心情激动的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。

要是朱高熙因为朱棣的一句信口承诺就觉得自己可以当皇帝,那脑子是不是太不好使了?

“当然不止这一句了,燕王以后的骚操作那就更多了!”

方云飞抿了一口茶接着说道:“等燕王靖难成功登基为帝后,将朱高熙封为了汉王。”

“不过朱高熙封王之后并没有前往自己的封地,反而留在了京师。他还请求燕王将天策卫赐给自己做护卫,自比唐太宗李世民。没事就结交结交朝中的文武大臣。”

“除此之外,朱高熙还仗着自己的军功以及燕王对自己的偏爱,挑拨离间老爹和自己大哥之间的关系,插手朝廷事务,安排自己的亲信为官。有时候还会使用太子依仗出门。”

“燕王不仅没有制止朱高熙的种种僭越行为,反而处处庇护。直到朱高熙闹得不可开交了,才打发他回到封地。不过还是没有做任何处罚。”

“可以说争夺皇位这粒野心的种子就是燕王亲手重在朱高熙心里,并让它发芽壮大的。”

“再加上他亲眼见证了燕王是怎么从一个藩王逆袭为大明皇帝。”

“在这么强烈的示范效应下,朱高熙自然要起兵造反,效仿一下自己老爹的靖难之役了。”

“老四你个混账!上梁不正下梁歪,你这个当爹的就是这么给儿子做榜样的?”

朱元璋越听神色越难看,听到最后终于忍不出了,又双叒叕狠踹了朱棣一脚。

自古以来,藩王久居京师那肯定是要出乱子的!

所以即便朱标已经是天下公认世人皆知的大明接班人,朱元璋仍然将几个成年的皇子分封到外地就藩。

为的就是以防万一。

没想到老四这个瘪犊子不仅不把自己的经验当回事,反而变本加厉,让朱高熙在京师之内做大!

李世民干了些什么你不知道啊?

弑兄杀弟囚禁父亲!

老四你还把天策卫赐个朱高熙这个次子?

怎么你也想来一回大明版的玄武门之变?

你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?

朱棣这回也没有暗自叫屈,而是一肚子懊悔!

靖难之役没有错。

将朱高炽立为太子也没有错!

错就错在他不仅没有及时制止朱高熙心中的野心,还在上面添了一把火。

最后弄到骨肉相残,这确实是他这个当爹的失职啊!

“父皇息怒!人非圣贤孰能无过?四弟经过方先生的提示,一定不会再干这种蠢事。”

“再说建文削藩、靖难之役都不会出现了,更何况高熙造反这个事情?”

“大家还是不要多虑了!”

关键时刻,还是太子朱标站出来解围。

听了朱标的话,朱元璋和朱棣的面色才缓和了点。

朱高熙再怎么混球,那也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。

更何况朱高熙现在才两岁,只要以后教育得当,还怕他会步历史上自己的后尘?

“方小子,朱高熙的事情先不提了。”

“咱老汉还有一件事没有琢磨明白。”

“你这儿有没有答案啊?”

朱元璋显然也没在朱高熙这个问题上纠结太多。

儿孙自有儿孙福,自己这个当爷爷就算想管也管不了那么多。

有这着精力,倒不如琢磨一下咱的大明为啥就超不过八百年的周王室。

“陛下请讲!”

“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”

方云飞诚心实意地说道。

根据自己的经验,穿过来以后很少有能穿回去的。

也就是说自己下半辈子很可能就在明朝呆着了。

既然如此,和洪武大帝这个大明最高统治者搞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!

“为啥汉朝经过文景之治,纵然有武帝剿灭匈奴也能国祚三百余年。”

“咱大明经过洪武之治、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享国也没有超过三百年?”

朱元璋终于问出了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。

要知道在封建王朝,一个王朝的寿命长短和它治世盛世的长短呈正相关。

说得浅白点,就是前面的皇帝多给后面的皇帝积攒点产业,就算败家子祸祸也能祸祸得更久点。

可是按照方云飞的描述,除了朱允炆,大明开国头四个君主缔造了三大太平盛世。

但怎么国祚还比不过汉唐?

莫非除了他们几个,剩下的大明天子都是胡亥、杨广那样的暴君昏君?

老朱家的后代能这么坑?

“很简单啊!”

“因为你们短啊!”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