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60 就让咱老朱戳破这小子的牛皮!(上架前最后求一波老爷们的数据支持!)

“刚才在十王府,韩国公和信国公说自己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他们指挥这些老部下如臂使指。标儿,你对这件事怎么看?”

朱元璋看似随意地对太子说道。

可是父父子子几十年,朱标如何听不出洪武大帝话里暗含的不满和杀意?

“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?李大爷和汤大爷自父皇起兵就跟随您左右,那些人多半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。”

“几十年相处下来,还能没有一点感情?再说现在朝廷的规章制度日趋完善。没有行文和圣旨,这些人也干不了什么。无非就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。”

“父皇不必多虑!”

太子想了一下,故作轻松地对朱元璋说道。

“嘿!未必!”

“规矩是死的,可人是活的!今天他们能用这些老部下寻找柑橘,明天就能用他们私造兵器。说不定到了后天,直接就兵谏朝廷,黄袍加身了!不得不防啊!”

“咱还是觉得应该削他们的权,然后时时敲打。免得他们滋生狼子野心,有朝一日行差踏错。”

朱元璋摇了摇头站起来说道。

“父皇所言,儿臣不敢赞同。”

“这些从龙的功臣老将对我大明一向忠心耿耿,从未有半点逾越之举。父皇这么想未免有点杞人忧点。”

“况且不教而诛是上位者的大忌!这样不仅亲者痛仇者快,更会导致无数人寒心。长此以往,谁还敢为我大明效力?”

一向顺从的朱标出言反驳道。

“糊涂!咱这么做,还不是为了你和雄英?”

“人心善变!标儿你就能保证这些人世代效忠咱老朱家?”

“咱看现在的大明朝廷就是一根长满荆棘的木棍,那些功臣老将就是木棍上面的尖刺!”

“虽然能拄着走路,但是一定会扎手。咱皮糙肉厚,不怕这些利刺。可是你能保证你的儿孙也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?”

“历朝历代除了开国的几代君主,后世君王哪个不是生于深宫之中,长于妇人之手?一个个娇生惯养的,还能降得住这些从底下摸爬滚打起来的人精?”

“咱这么做,就是要把荆棘上的尖刺全部拔掉。让后世儿孙可以舒舒服服地拄着它走路。”

“咱这么做,有什么不对?”

朱元璋拍案而起,对着太子大声咆哮道。

“父皇要是执意如此,那儿臣誓死不从!”

朱标也跪在了地上,但是没有丝毫屈服,反而梗着脖子和洪武大帝叫板。

“你……”

“你他娘地真是读书读傻了!”

看到太子如此执拗,朱元璋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。

“父皇,儿臣并非固执,只是担心父皇做无用功而已。”

“今日父皇敲打了韩国公和信国公,焉知明日不会再有新的韩国公和信国公?”

“即使父皇把所有人都敲打了一遍,那后世的子孙也能像父皇这样随意敲打大臣?”

朱标的意思也很明白,今天你削了李善长和汤和的权,也许明天就冒出新的李善长和汤和了。

就算父皇你威望无双能镇得住所有人,但是你能保证后世子孙也有你这种手腕和威望?

恐怕到时候会弄巧成拙。

事实也确实如朱标所言。

朱元璋废除了相位,但是内阁很快崛起。内阁首辅的权势比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朱元璋立誓大明王朝不得重用太监,但是先有东厂后有司礼监。太监的影响力无处不在,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。

在不改变体制的情况下,朱元璋所作所为不过皮毛而已。

“算了算了!咱不愿意和你吵。”

“今天你在十王府转悠有没有什么收获?”

“除了酒精和香水,他方小子还搞了什么东西?”

知子莫若父。

太子虽然温润如玉,但是在一些事情上却异常执拗。

简直就是一头倔驴,不撞南墙不回头。

看着如此固执的太子,强硬如朱元璋也感到无可奈何,只能转换了话题。

“这倒真有一个。”

见洪武大帝主动找了个台阶,朱标也顺势站起给自己老爹倒了一杯茶。

“哦?什么东西?快快给咱说道说道。”

听太子这么说,朱元璋也是眼睛一亮。

虽然方云飞这小子不着调,但是弄出来的东西还是很厉害的。

别的不说,单是酒精一个东西就可以活人无数。

所以现在听到方云飞居然又弄出一个新奇事物,沉稳如洪武大帝也坐不住了。

“父皇,恩公在十王府试种了三种农作物。”

“这三种农作物分别叫红薯、玉米和土豆。”

“听恩公说,有了这三种神物,从此天下再无饥民。若是可以推广普及,则后世子孙无忧亦!”

朱标想了一下说道。

“方小子真这么说的?标儿,你给咱细说一下这什么豆什么米的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朱元璋激动地说道。

民以食为天!

古往今来,百姓起义闹事,都是因为吃不上饭,被迫无奈才走上这条路。

最好的例子就是朱元璋了。

一场饥荒,家里饿死一半的人口。

朱元璋如果不想被饿死,就只能破釜沉舟放手一搏。

所以不论从公义还是私情,朱元璋都对太子口里的神物都倍感兴趣。

“恩公和儿臣说这土豆、玉米和红薯是后世的三种高产作物。亦粮亦菜,一物两用。”

“而且这些作物还不挑地,就是干旱少水的地方一样可以成活。”

“不过最神奇的是恩公说这三种作物亩产非常之高。最高可以亩产万斤,低的也有一千多斤的产量。”

“一县之地只要住上百余亩,就可以保证全县无忧。”

“不过因为恩公是穿越而来,所以很难保证这些作物的产量和以前相同。”

“正因如此,恩公才要试种一下。看看它们是否适应我大明的水土,实际的收成又能达到多少。”

朱标回答道。

“哈哈哈!标儿,你可是被他哄了!”

“亩产万斤?那就铺也要把地给铺满喽!”

“咱看方小子就是欺负你没种过地。”

“他要是和咱这种庄稼把式说,咱非戳穿了他的牛皮不可!”

听到土豆、玉米和红薯的产量后,洪武大帝仰天大笑,眼泪都快掉下来了。

在大明,最高的亩产记录不过五百斤,还得是江南荆楚一带的上好水田。

换到淮河以北,一亩能产三百斤粮食就是上好的良田了。

好家伙!

方小子一上来就成千上万斤?

他种的这些庄稼会下崽儿吗?

PS:上架前最后跪求一波读者老爷们的数据支持!希望各位读者老爷给作者菌一点信心!

清明看书礼!充100赠500VIP点券!

立即抢充(活动时间:4月5日到4月5日)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