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 第 17 章

《不再嫁(重生)》全本免费阅读

“要是能睡在这种东西做的被子里,活着抱在怀里,肯定特别舒服!”向心觅脑子里冒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设想。

的确很软和,比他们平日里盖的褥子都要软。陆谨的手陷在棉花里,手不自觉的地抓了抓,软若无物。

但这一堆脏兮兮的棉花,做成被褥,或是抱在怀里的什么东西,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。陆谨脑子里瞬间冒出了一百个实行起来会遇到的问题,但作为下属,此刻不是扫老板兴的时候。

虽然向心觅应该也不会和他计较。

陆谨发着呆,看见向心觅敏捷地从棉花堆里钻出去,到婆婆身边去讨教问题了。留他一个人坐在棉花里发呆。

向心觅在做一件事前,似乎并没不太考虑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,她只考虑这件事是不是她想做的,能做的,然后去做,遇到困难再想办法解决。

从找布料,到远行莫古国,她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。

这很好。陆谨想着,总是预设难题,总是止步不前,是不会有答案的。

--------------

向心觅的设想被否决了......一半。她让瓦拉做翻译,将自己的初步构思讲给婆婆听,婆婆却只是摇头。

棉花要是就那样灌进被子里,很快就会散得东一坨西一坨不成形。其次,棉花遇水极沉,要是做成被褥,根本无法晒干。

但是做成小玩意的计划,婆婆并没有提出意见。

瓦拉对向心觅翻译着:“婆婆说她没做过,但可以试试,想做个什么抱在怀里?画个花样子出来,她可以做。”

向心觅对此热情满满。

剥完了棉花,婆婆开始教授绣娘弹棉花,这门手艺的确有技巧,需要将棉花弹的蓬松柔软,需要特定的手法和工具,力气也要大。

婆婆矮矮小小的一个,力气却不小,其他绣娘平日里都做手艺活,力气跟不上,便让马夫们过来弹,这些大老粗的人做事控制不住力道,一个不留神就把棉花崩得满天乱飞。

院子里简直像仙境。

婆婆弯着腰,走来走去一个个监督他们的手法。

向心觅就坐在院子前的台阶上,支着下巴画她的小玩意,比谁都投入。

陆谨处理完了杂事,从外头回来,看见满院子的棉花,几乎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。

他不由得叹了口气,又开始操心待会该怎么打扫院子。向心觅头也没抬,还在投入地拿着炭笔画画,手又是黑乎乎的一片,脸上不知怎么也蹭上了一点,头发上还沾了一点不知怎么飘过去的棉花。

简直像个小乞丐。陆谨又深深叹了口气。

他走过去将那一点棉花摘下来,弯着腰看向心觅画的进度。

向心觅眼前一暗,陆谨挡住了她的光线,她有点嫌弃地挥了挥手:“你挡着我光了,一边去。”

陆谨从善如流地也坐到她边上的台阶上:“画的是什么?我怎么没看出来?”

“没看出来?”向心觅举着画放在他面前让他凑近了看,“你再仔细看看!”

耳朵尖尖的,嘴也尖尖的,肚子圆圆的,尾巴处不知为什么格外地大......

陆谨犹犹豫豫地说出心中的答案:“老鼠?”

向心觅出离愤怒,将画一收;“这是狐狸!”

所以那黑乎乎的一团是九条尾巴?陆谨绷不住有点想笑,见向心觅气鼓鼓的,又不敢笑得明显,声音闷闷的。

“约莫是炭笔不好用的缘故,明日我去街上给你买支正经笔画。”他不动声色地哄她。

向心觅不吃这套,认真地用炭笔又修改了一下,没理他,去找婆婆了。

婆婆没问她这是个什么,也不认识什么狐狸,只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,蹦出来简短的一句话。

瓦拉用一种可信的目光看着向心觅,翻译道:“能做。”

向心觅也报之以信任的目光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
隔不了几天,婆婆就把成品做出来了。

是只老鼠。

尾巴尤其粗大的老鼠。

因为只是一个初步构思,并没用染色的棉布,只是用了这几日绣娘练习后织出来的棉布。都是初学,难免织布时有疏漏和错处显得这个布套看起来有些破破烂烂。

向心觅想着,塞上棉花就好了,一边往里面塞塞塞,塞出来一个圆头圆脑但四面漏风的胖老鼠。

看起来又滑稽又可怜。

......也行,老鼠就老鼠,至少抱起来手感很好,靠着也舒服。虽然和设想中有一点差别,但是向心觅心态良好地接受了第一次试验的成果。

除了陆谨,他看见那只老鼠一次笑一次。向心觅给了他好几个白眼。

一切都很顺利,因为弹棉花这项工作被马夫们取代,绣娘们就可以提前学习如何将棉花搓成棉线,又如何将棉线织成布。

这与制丝绸有异曲同工之处,是以,他们比计划中更快。棉花的种子,种植方法,也已经在周边的农户家里收集到,整理成册,预备带回去。

半个月的时间过得这样快。他们跋山涉水而来,又要匆匆离开。

婆婆教的很好,向心觅如数结了工钱,还多给了一些。

没想到婆婆固执地捏着多的银子,往她手里塞。瓦拉和婆婆解释,说是

上一章目录+书架下一章